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矿泉水饮用水铜绿假单胞菌如何控制及检测方法

矿泉水饮用水铜绿假单胞菌如何控制及检测方法

  • 发布日期:2023-05-12      浏览次数:1091
    • 什么是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很容易在潮湿的环境存活,饮用纯净生产中经常会产生铜绿假单胞菌超标的事件,近年来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铜绿假单胞菌超标的饮用水会对人体健康带来重大隐患,我国对饮用水中对铜绿假单胞菌有着严格的要求。执行标准:《GB 19298-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与《GB8537-2008,饮用天然矿泉水》均要求水体中铜绿假单胞菌不得检出。

      在包装饮用水铜绿假单胞菌检测领域,检测准确性和检测速度之间的矛盾一直没有解决,针对这一现状我公司研制了一款集温控技术、生物技术、光谱分析技术于一体的铜绿假单胞菌快速检测仪器,该仪器符合《DB64/T1682-2019 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标准,提升了检测效率和准确度,及时防止问题产品流向市场。



      许多饮用水厂遇到铜绿假单胞菌问题,虽然使用臭氧、紫外线以及其它消毒方式依然面临铜绿假单胞菌频繁超标的情况,在产品送检与抽检时面临巨大的压力,正常的生产活动与品牌形象都受到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想要解决好铜绿假单胞菌问题,需要先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原因,然后再制定科学、严谨的解决措施。


      饮用水铜绿超标的原因

      1、原料水体受到感染

      有调查显示,水源水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明显高于成品水,水源水污染可能是成品水铜绿假单胞菌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况且水源污染不易发现,只有严重污染时才可被发现,所以可能对生产造成更大的危害。因此保证水源安全是控制瓶(桶)装饮用水安全的首要环节。

      2、生产加工过程卫生控制不严格

      产加工过程如果灭菌不彻*很容易导致铜绿假单胞菌超标,包括管道设备,灌装系统,人员手部的消毒。常规的消毒技术,难以*底去除铜绿假单胞菌。同时铜绿假单胞菌在利用水流传播,一旦污染难以消除,生产过程卫生控制不严格是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

      3、包装材料清洗消毒不*底

      未进行*底消毒的包装材料如桶和瓶盖是引起瓶(桶)装饮用水中出现铜绿假单胞菌的一个重要原因,该环节可能会导致已经净化消毒好的饮用水被二次污染,包装材料的消毒是最后较为重要的一个步骤。


      铜绿假单胞菌超标的解决方案

      1、人员管理关到位,做好员工卫生管理,生产工人日常手足部位清洁消毒,生产过程中避免人为带入的污染。

      2、机械设备清洗消毒到位。注意回收容器及设备管道等清洗消毒到位。回收容器配备自动刷洗消毒设备,保证内壁的清洗消毒彻*到位。

      3、包装桶、瓶、盖等清洗消毒;桶装水生产线、工器具、供水管道的清洗消毒;车间环境消毒,保持环境清洁;成品存放环境保持干燥、通风、背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