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呕吐毒素检测仪操作注意事项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呕吐毒素检测仪操作注意事项

  • 发布日期:2020-09-24      浏览次数:724
    •   预防呕吐毒素食物中毒的温馨提醒。每年的四、五月,高温多雨的天气易使玉米和小麦等谷类作物霉变,产生呕吐毒素。误食该毒素污染的食品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
        呕吐毒素又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是食品中常见的真菌毒素,主要污染大麦、小麦、玉米和燕麦等谷类作物和粮食制品。食用后可在体内蓄积,刺激胃肠道神经,导致呕吐。呕吐毒素性质稳定,在126℃下加热90分钟不会被破坏。所以,含有毒素的食品即使高温加热仍可能引起食物中毒。
        呕吐毒素“放毒”隐蔽,含有毒素的食品大多无腐败、变质现象,进食时不易被人们察觉。呕吐毒素中毒潜伏期短,一般在进食后0.5-6小时发生,引起呕吐、腹泻、头晕等症状,有的病人还有全身不适、步伐不稳等似酒醉样症状。大多数病情较轻,24小时内可以自愈,但严重的可能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等。
        中毒的预防:
        (一)选购谷物制品应多替换品牌和产地。
        (二)落实进货查验制度,保障食材问题。
        (三)不吃发黑、发苦的玉米制品。
        呕吐毒素检测仪操作注意事项:
        1.谷物、饲料中真菌生长繁殖的有利条件主要是适宜的温度与水分。如能将谷物、饲料等贮存于10℃以下,水分保持在10%以下,就能有效地防霉。
        2.从事真菌毒素科研及检测的人员,必须注意防护,如穿戴隔离衣帽,在进行真菌分离培养工作时,应戴kou罩,并尽量防止孢子飞扬。
        3.操作台面如有漏溅,应立即用新配的5%次氯酸钠消毒。以5%次氯酸钠(NaOCl)处理时,黄区霉毒素于数秒钟内即被破坏,故是常用的消毒剂。
        4.也有应用生物学方法解毒的报道,生物学方法成本低,收效大,可能是一种有前途的除毒措施。